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指導手冊
遂寧市教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020-2-6
二、防控基本常識
(一)什么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大型病毒, 因其形態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主要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二)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指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
病毒。2019 年 12 月導致武漢病毒性肺炎爆發的疫情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命名2019-nCoV。
1 月 20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的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
(三)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1. 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在空氣中傳播。
2. 沒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
3. 觸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然后用被污染的手觸
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
4. 接觸到可疑的被感染動物。
此外,可能存在糞口傳播風險。
(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臨床表現?
1. 發熱:最常見,可為中低熱;部分患者癥狀輕 微,可無發熱。
2. 咳嗽:主要為干咳。
3. 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現胸悶、氣促
等呼吸困難表現。
4. 其他不典型癥狀:鼻塞、流涕、乏力、頭痛、 腹瀉。
5. 重癥:嚴重者病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膿血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現
凝血功能障礙。
(五)目前有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 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暫時無可用疫苗。
(六)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有多長?
一般潛伏期在 10 天左右,最短為 1 天,最長為
14 天。
三、病毒預防知識
(一)牢記六點疫情防護要點
1. 少出門、少串門。
2. 戴口罩、講衛生。
3. 勤洗手、勤通風。
4. 不獵奇、不貪嘴。
5. 噴嚏后,慎揉眼。
6. 不恐慌,不傳謠。
(二)做到四步疫情防控措施
1. 發熱干咳早發現。
2. 及時就醫早診斷。
3. 疑似人員早隔離。
4. 確診患者早治療。
(三)關注三點消毒常識
1. 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
2. 水溫 56 度、30 分鐘以上,可有效滅活病毒。
3. 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可有效滅活病毒(含 84 消毒液、消毒洗
手液)。
(四)正確掌握六步洗手法
1. 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2. 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
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3. 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 搓洗五下)。
4. 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5. 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搓五下。
6. 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各搓五下。
(五)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
1. 市面上的紙口罩、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海 綿口罩不具備有防護作用。
2. 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或 N95 防護口罩(以下簡稱“醫用口罩”),污染或潮濕后立即更換。
3. 顏色深的是正面,正面應該朝外,而且醫用口
罩上還有鼻夾金屬條。
4. 比較淺的一面正對臉部,帶有金屬條的部分應 該在口罩的上方。
5. 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
將手洗干凈,確定口罩是否正確之后,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
6. 將口罩佩戴完畢后,用雙手壓緊鼻梁兩側的金
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皺,最好覆蓋住鼻子和嘴巴。
四、日常辦公
(一)入樓(室)辦公如何防護?
1. 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扇霕枪ぷ?,并 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 37.2℃,請勿入樓工作, 并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2. 保持辦公區域清潔。建議每日通風 3 次,每次
20-30 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
3. 注重個人環境衛生。保持勤洗手、多飲熱水,
每天對辦公桌面、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4. 人員保持 1 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醫用口罩。
5. 適當、適度工間活動,保證身體狀況良好。避免過度、過量運動,造成身體免疫能力下降。
(二)參加會議如何防護?
1. 疫情期間,各單位、各部門盡可能少開會、不 開會。必須開會時,全程佩戴醫用口罩。主辦單位(部
門)對參會人員要逐一登記。
2. 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 1 米以上。
3. 注意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 風 1 次。
4. 會議結束后場地、家具須用 75%酒精或含氯消
毒液進行消毒,茶具用品用開水浸泡半小時以上消毒。
(四)公務活動如何防護?
1. 佩戴醫用口罩出行,并及時更換。
2. 避開密集人群,避免在公共場所長時間停留。
3. 保持安全距離,與人接觸保持 1 米以上距離。
(五)公務用車出行如何防護?
1. 公務車每日消毒,在車內外進行噴灑消毒,對 門把手及經常觸碰的地方擦拭消毒。
2. 隨車人員佩戴醫用口罩,并及時更換。
3. 車內空調注意防護,非疫情區域行駛設置為外
循環,對疫情區域行駛設置為內循環。
(六)來訪人員如何防護?
1. 必須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者先引導佩戴口罩, 對拒不佩戴口罩者可以不予接待。
2. 必須詢問情況,有無接觸史和發熱、咳嗽、呼 吸不暢等癥狀。
3. 必須檢測體溫,無上述癥狀,且體溫不超過
37.2 ℃,登記后方可入樓公干。
(七)公共區域如何防護?
1. 公共設施部位噴霧消毒。每日須樓道、會議室、樓梯、衛生間、等重點部位和公共區域進行噴霧消毒,及時清運垃圾。
2. 分開使用保潔用具。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
要分開,避免混用。
3. 辦公大樓封閉管理。僅開放一處進出口,對其 他進出口予以臨時關閉,加強疫情管控。
4. 個人垃圾密封處理。個人垃圾統一使用一次性 垃圾袋,每天將垃圾袋扎捆后放入公共垃圾桶內。
(九)廢棄口罩如何處理?
防疫期間,摘口罩前后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放
入垃圾桶內,每天兩次使用 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十)廢棄垃圾如何處理?
1. 封口捆扎。所有垃圾處理必須統一打包封口。
2. 保持清潔。保持垃圾區域清潔,每天至少打掃 2
次以上。
3. 定時消毒。存放垃圾區域每天進行消毒,并注 明消毒時間。
五、居家生活
(一)上班途中如何防護?
1. 正確佩戴口罩后出門。
2. 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 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二)下班路上及居家如何防護?
1. 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
2. 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 匙使用消毒濕巾或 75%酒精擦拭。
3. 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六、結束語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強防護、信科學、不恐慌、不傳謠, 讓我們心手相連,堅守崗位,
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